目录
1、心意六合拳渊源
2、解传卢氏心意六合拳介绍
2.1、本门宗师卢嵩高
2.2、本门师祖解兴邦
一、心意六合拳渊源
心意六合拳,又称十大真形,内名守洞尘技。其体系内外兼修,其动作简捷古朴,刚柔相济,能快能慢,善顾善打;是一门技击性很强的古老传统实战派拳法,曾一度成为回民的护教神拳。
心意六合拳动作能快能慢,阴阳互济,老少皆宜,是中华武术中不可多得优秀拳种,又因练心意六合拳而长寿的前辈很多,又有长寿拳的美誉。
据传心意六合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岳飞刚毅多谋,勇冠三军。自幼随名师周侗习文练武,随陈广习刀术、枪术,尤精大枪术。在长期抗金战斗中,化枪为拳,训练将士。此拳刚猛狠毒,奇快无比。意到拳到,变化无穷。实战中远可用枪,近则用拳。后岳飞被害,此拳随之销声匿迹,鲜有所传。
明未清初,山西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中年时期,因参加抗清复明,隐居少林寺 10 年,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
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在传承过程中,因受时间、地域、文化、信仰、宗教、习俗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比较明晰的、具有广泛代表的三大主流派。
一是以马学礼为代表的河南心意拳,一是以曹继武之后的戴隆邦,戴二闾,戴良栋,戴奎为代表的山西祁县心意拳,三是以戴隆邦,戴二闾之后的李老能,车毅斋,郭云深等为代表的山西,河北心(形)意拳。
各派虽然风格不同,但拳理拳法是一致的,共同据守着一个拳谱:《守洞尘技》、《六合心意古拳谱》。
二、解传卢氏心意六合拳介绍
心意六合拳是我国著名的拳种之一,一直流传于以河南为中心的回民中间,又称教门拳。到了民国初期,才打破了自马学礼以来,传回不传汉和独传于河南的惯例,开始传入上海。著名心意六合拳名师卢嵩高和解兴邦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本门宗师卢嵩高
卢嵩高,河南省周口人氏,回族。生于1875年10月26号,卒于1961年10月1号,享年86岁。是心意六合拳谱传第八代传人。
卢嵩高师承袁凤仪,与尚学礼、杨殿卿同堂学艺,三人皆系周口人,又都练成一身非凡的武功,故在河南武林有周口三杰之称。同时卢嵩高也是在河南心意六合拳发扬光大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卢师自幼酷爱武术,曾习回教门拳术,后拜袁凤仪为师专习心意六合拳。自得明师传授后,卢师深得心意六合拳之精义,十余年如一日,晨昏苦练,终成一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拳家巨子。
卢师艺成后,先在老师袁凤仪经营的万胜镖局充当镖师。后因袁师年老体弱,无力经营,镖局关闭之后,卢师离乡辗转于京汉谋生。卢师中年曾住蚌埠,代师传艺于师弟宋国宾,并协助宋开设镖局业务。后由蚌埠过南京后定居上海,在市区英德里,以传拳授徒为业。
卢师之技艺以出手敏捷、狠毒见长。他在上海与人交手,对手常手足尚未施展便已败北。卢师在上海击败不少名家巨子,刮地风腿及单把龙形格横为其擅长之技。
三十年代末,形意八卦名师张兆东曾对卢师的武功作过这样的评价:他的武功在大江南北罕有匹敌,其打人十个单把式,而不同样,千变万化仍是一个单把式(动作名称),令不防不胜防。
卢师所传心意六合拳十大正宗把:1、龙形格横;2、虎蹲山;3、鹰捉;4、熊出洞;5、踩鸡步;6、鹞子入林;7、猴缩蹲;8、夜马奔槽;9、燕子抄水;10、蛇拨草。心意六合拳所采十形,内寓六合,故称十大真形六合拳。
卢师留有练习虎形把的体会,他说:虎行风生,威在蹲山。威可以慑百兽,故虎为山中王,山为虎 之势,失其势则威难发,即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也。然虎之发威有三:一曰收纵以扑,二曰转侧以掀,三曰掉尾如鞭。此谓虎之三绝。而伏百兽,是虎威之所在。欲 进先退是扑击之式,扑而未中左右明拨谓之掀,掉尾如鞭是虎把尾的动作。习拳者有虎在眼前施威、栩栩如生之感。
卢师在上海传拳多年,门生弟子众多,然而得其传者仅解兴榜、于化龙、李尊贤、张兆元、王书文、凌汉兴、马小凯、孙少甫、马义芳、王守贤等。以上诸师多已过世,现存者唯寥寥数人矣。
2、本门师祖解兴邦
解兴邦,祖籍河北,中共地下党员,曾任杨树浦地区警察局行动科科长。解师身高一米九,力大无穷,自幼喜爱武术,曾学习过多种拳术。后慕心意六合拳之名,欲随卢师学艺。但他知道卢师不肯传授汉族,所以想方设法通过他所缉捕的一个回族犯人的介绍,冒充回族人前往卢师处学艺。
解师的心意造诣很深,因其身高手长,故对卢师的“单把”绝艺独有情钟,其单把之威力绝不在卢师之下。
曾在一次追捕一个盗窃警察局的罪犯时,该犯拒捕,并以菜刀挥砍解师,解师以“塌掌”打落其凶器,同时以“单把”拍击其额头,其人眼珠被震出眼眶。
还有一次,一个擅长印度的“刺枪术”的红头阿三(印度籍巡捕),听说心意拳的大枪有名,故约解师比试。两人在英租界的红房子西餐馆门口较技,各人手持一根一丈多长的白蜡杆对刺,印度人的杆子刺来时,被解师以杆的中部控制,以“六合大枪”中的“金鸡点头”式点击其脚背,致其脚掌洞穿而败北。
解师待其退身后,以“六合大枪”之最后一式“脱手枪”抛击十余米外的一棵水梧桐,白蜡杆在树身上戳进数寸,可见其发力之强劲。印度人大为叹服,欲拜解师为师学艺,解师不愿将拳艺传给外国人,印人遂作罢。
解师练功刻苦,为人厚道,颇具侠义心肠。为卢师及师兄弟们办了很多好事。尤其对卢师生活上关心备至。当时卢师家中贫寒,解师每月领到薪水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薪水的一半送到卢师家中,大年三十,解师家中包饺子,也必是先送给卢师品尝,家人才吃。
解师的所作所为,大大地感动了卢师,因此,在得知他是汉族之后,卢师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从此抛开回汉之见,将心意六合拳广泛传播。
心意六合拳在上海的繁荣和发展乃至向世界的传播,解师可谓功不可没。在卢师生前,解师曾和卢师探讨如何用解剖的科学知识来改良优化心意拳,获得卢师的肯定。甚至在卢师晚年代师教其他学生。
复印件是1973年解兴邦的手笔
版权所有©2019-2024葛宗杨心意六合拳 沪ICP备12001228号